top of page

米飛兔公園、桃樂絲森林、十三行博物館親子遊

推薦路線:

米飛兔公園→桃樂絲森林→十三行博物館→挖子尾自然保留區→八里渡船頭→淡水老街

米飛兔公園:

由荷蘭插畫家迪克·布魯納創作的米飛兔(Miffy),已經來到新北市八里2年時光,地點就位在前身為十三行文化公園的「八里文化公園」,裡頭特別規劃一區「米飛園區」有著許多米飛兔造型的裝置藝術,自開幕後便吸引許多粉絲前往拍照打卡,因十分受到親子族群假日來訪,除了公仔裝置以外,周邊也有以米飛兔為主題的設計,橘紅色大型沙發、色塊廣場等都是拍照打卡熱點;而「灌木景觀迷宮」則是利用矮灌木叢作為矮牆,以同心圓的迷宮結合周邊圓形鋪面,設計出復古造型地景,同心圓心中間的則是有趣的「米飛裝鬼」公仔。

桃樂絲森林:

在近觀音山風景區的這一座山上,有一座農場從1873年開始開發,自其中有一位林進興老先生用畢生的心血,在山上種滿八里文旦柚、水蜜桃與甜桃等各種水果,在辛苦經營下,讓這座山遙望四處景觀,乃可見到各種百年老樹,保有原始森林的氣息。這樣日以繼夜的努力,也讓林老先生在應享福的年紀既就辭逝。臨走時深切感嘆的告訴他的孩子們,「希望不要荒廢了這一片山,讓這片山林能繼續美好」。
  目前農場主人辭去15年的業務工作,從熱鬧的台北回歸山林。開始用心在的些文旦柚與桃子的種植。原來種植並不簡單,從施肥、接枝、套袋、採收,一步一腳印,慢慢學習,並堅持果樹絕不噴灑農藥的理念,雖然外表並不光鮮亮,但希望農民的辛勞換來的是自己與客人的健康,而不是農藥殘留的危害。
 每每辛苦之餘,總想到那間與父親一同搭蓋的農具間,那就是現在美化後的桃樂絲咖啡廳,從原始的荒廢農具間到如今的桃樂絲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等設計,都是自己的創意與辛勞。取名為桃樂絲是希望桃子在這片土地上永續生長,更要提醒農場的主人要學習桃樂絲的臨危不亂與勇敢精神、結交不同朋友虛心求教的學習態度、為理想與目標不斷努力尋找解決的方法,讓所有來到這裡的遊客都能分享主人的用心,並享受眼睛的自然風光,留下美好的回憶。
門票資訊:
1.例假日收門票100元/人,平日免費入園
2.3-12歲孩童50元/人
3.65歲以上及殘障人士不收門票
4.門票可全額抵園區內消費
開放時間:
平日(周一 ~ 周五):10:00AM ~ 18:00PM 
假日:10:00AM ~ 21:00PM  
週三公休(遇國定假日正常營業)
供餐時間:
主餐11:00~19:30
飲品11:00~20:00
《最低消費為每人100元》加收一成服務費。
假日用餐時間2小時。

十三行博物館:

位於淡水河口南岸八里區內的十三行遺址,在民國46年勘查後定名,為國定遺址,保留有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的臺灣史前鐵器時代文化,據考古專家研究,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有關。陸續發現出土的重要文物有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等,另外還有墓穴、聚落等遺跡。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遺跡,可以證明當時的居民已有煉鐵的知識和能力,且開始應用銀、銅器,遺址中也發現金飾、鎏金青、銅碗、銀器、銅幣、銅鈴、銅碗等罕見遺物,因此學者推測當時已有和外界交換物品的貿易經濟行為。
民國87年,政府正式開始將十三行遺址保留地興建為「十三行博物館」。館中保留並展示先民遺跡,希望將珍貴的史前遺址介紹給所有的遊客,此外也設立時光空橋,並不定期舉辦各種特展,希望民眾在遊憩淡水河岸的同時,也能跨越時光親身體驗十三行文化的歷史軌跡。
十三行博物館的建築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臺的意念,曾獲各種建築獎獎項,是近年來頗受注目的建築。十三行博物館一側面臨蔚藍的淡水河,另一側則是青鬱的觀音山,為眺望淡水八里河海的最佳地點,優美的風景絕對讓人不虛此行。
遊覽十三行博物館的同時,淡水河口天然潟湖的挖子尾紅樹林自然保留區也可以規劃為行程的一部分,不論就近觀察紅樹林和螃蟹、水鳥、鷺鷥群等等豐富的自然生態,或是選擇搭乘渡船,享受藍色公路的優美河海風光,騎乘腳踏車,漫遊於八里左岸等活動,都別有另一種風情。
門票資訊:
新臺幣80元/人 。具免票身分者,並出示足供辨認之相關證明文件者免費入場,特殊狀況以館方公告為主。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 09:30-17:00週六至週日 09:30-17:00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為一生態保護區,總面積廣達30公頃,於民國83年由農委會公告為自然保留區。因為入海口地形彎曲,所以稱為「挖子」。主要的保育對象是「水筆仔」和伴之而生的動植物。 
位於淡水河口潮間帶,全區平坦,主要是沙質海岸與沿海溼地地形。沙岸地形可以停泊船隻,因此這裡也是漢人移民來臺較早開發的地區,早在清朝雍正年間,就已經形成市街,繁榮的程度連對岸的淡水都望塵莫及。後來因為泥沙淤積與嘉慶年間河水氾濫,才使得商業活動轉為平淡。騎乘腳踏車穿梭其間,是最佳的觀賞交通工具。 
整片綠油油的水筆仔,叫人嘆為觀止,與停留在沙灘上的藍色小船,形成一幅美麗的自然風情畫。在退、漲潮時海風大,需注意保暖,建議遊客可包裹運動頭巾與防風護鏡。在主管機關的致力經營下,採砂石的業者銷聲匿跡,水筆仔、文蛤、燒酒螺、孔雀蛤、牡蠣、玉黍螺、藤壺,以及瀕臨絕種的唐白鷺和超過百種以上的鳥類,在此快樂的生活著,相當難能可貴。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是一處極佳的天然地理教室,遊人雖多,但垃圾很少。 
這裡還設立許多具有教育意義的告示牌,解說自然生態,知性感性兼備,必遊程度五顆星,經常可見家長帶著小朋友來此作寒假或暑假作業。 
「挖子尾自然生態保留區」是一個廣達30公頃的生態保護區,因為入海口地形彎曲,所以稱為「挖子」。主要保育對象是「水筆仔」和伴之而生的動植物。在園區裡最美的畫面就是整片綠油油的水筆仔,以及停留在沙灘上的藍色小船。除了水筆仔外,還能觀賞到珍貴的濕地生態,包括有紅樹林以及馬鞍藤,蘆葦等多種類的河口植物,每日漲退潮時可以看到各種生物,如彈塗魚、招潮蟹等;這裡也是北部秋冬賞鳥的重要據點,眾多種類的候鳥及留鳥棲息於此。挖子尾自然生態保留區是極佳的天然地理教室,行走其間可看到許多解說自然生態的告示牌,富有教育意義,也經常可見親子家庭來此蒐集寫作業的素材。 
騎腳踏車是觀賞「挖子尾自然生態保留區」的最佳交通工具。但來訪時請留意,因退、漲潮時海風大,需注意保暖,記得包裹運動頭巾與防風護鏡唷!

八里渡船頭:

八里比淡水還早開港,是臺北早前與大陸通商的港口,商業繁盛時期甚至有13個行郊,用以應付各式貿易需求,十三行象徵八里燦爛美好的時期,也被考古學家用來稱呼近年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跡。交通便捷的八里,可以從淡水搭渡船,也可以沿淡水河岸騎腳踏車抵達,大片的綠地、露天咖啡座和造形獨特的博物館,讓八里脫胎換骨,搖身成為新北市的休閒新左岸。 
八里渡船頭老街是八里「資深」的景點之一,地點就位在港口旁的街道,以往進出八里的人多會聚集在此,因此逐漸形成了一個市集,街邊的小販賣著剛捕撈上來的漁獲,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孔雀蛤,很多來八里的人都會帶一袋新鮮的孔雀蛤回家。 
在改造工程之後,老街的面貌也不同於以往,原本雜亂無章的街道,重新鋪石整建後蛻變為整齊的畫面,紅瓦白牆的小店家則襯出臺灣鄉村渡口的奇特風味,餐廳和小吃也顯得更加有魅力了,鹹蛋、胡椒餅、雙胞胎、蝦捲、吻仔魚、炸花枝丸等讓,你一上岸就可以大快朵頤。 
在近年重新整頓下,「八里老街」不僅有了大片綠地、露天咖啡座,還有了造型獨特的博物館,蛻變成有法國文藝氣息和台灣原味的景點。這裡最有名的特產是「孔雀蛤(又稱淡菜)」,在料理師傅的巧手下變化出一道道料理,香氣逼人味道鮮美。其他像是宋記油心鹹蛋、姐妹雙胞胎、胡椒餅、蝦捲、枝仔冰、吻仔魚、魚丸、炸花枝丸、黑糖麻糬等,也都是在地老字號值得一試的好滋味。 
「八里老街」兩旁紅瓦白牆的小店家,讓人想起幾十年前的台灣鄉村,配合悠閒的氣氛及河岸風光,一個美好的假日時光就此展開。

淡水老街:

「淡水老街」不僅早已是全台知名熱門景點,同時也吸引不少外國人慕名而來。這裡街道兩旁林立熱鬧商店,有濃濃古早味的餅舖、雜貨店,也有賣潮流服飾、玩具,當然還有最吸引人的人氣美食如阿給、魚丸,另外還有古蹟可參觀,怎麼玩都不會膩。淡水老街分成外側靠淡水河岸的部分(金色水岸步道)與內側的老街,四處可見此區著名的古早味現烤蛋糕、烤魷魚、阿婆鐵蛋、魚酥、巨無霸冰淇淋還有淡水魚丸等等,都是來到此地必吃不可的美食。 從淡水捷運站走出來右轉,中正路及延伸的重建街、清水街一帶,就是鼎鼎大名的淡水老街。 
淡水老街分成內外兩側,外側是靠淡水河岸的金色水岸步道,內側是的傳統老街,這裡街道兩旁林立熱鬧商店,有濃濃古早味的餅舖、雜貨店,也有賣潮流服飾與玩具。此區著名的人氣美食如阿給、魚丸、魚酥、古早味現烤蛋糕、阿婆鐵蛋等,都是來到這裡必吃不可的美食。傍晚時,在金色水岸步道還可欣賞夕陽落入海面的美景。
位於山坡上的重建街由於發展較早,因此兩旁仍有許多木造與磚造的老房舍,走到街底還能從高處遠眺淡水河口。後來因商業發展關係,形成另一條與重建街平行的街道,主要是以米店、碾米業為主,因此稱「米市仔」(現在清水街的北段),直到清水祖師廟興建後,米市街才改名清水街。 
中正路老街往前行可看見紀念對淡水影響很深的馬偕博士之馬偕石像公園,沿路還有清水祖師廟、福佑宮、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等古蹟。在老街除了尋幽訪勝,老街內的特色商店更是逛街及享受美食的好地方。
淡水必吃的在地美食「阿給」是從日文「油豆腐」的部分發音直譯而來,作法是將油豆腐中間挖空,填加炒過的冬粉然後浸泡滷汁,再用魚漿封口加以蒸煮,最後淋上甜辣醬或是店家獨門的秘密醬料。
離淡水老街步行3分鐘,淡水隱藏版美食的「淡水沙茶羊肉」位於捷運淡水站對面的英專路夜市裡,羊肉經過沙茶、大蒜、辣椒爆炒,搭配清炒的空心菜,每天都吸引大批遊客上門,喜歡重口味的可一定要收入口袋名單!

圖文來源: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https://tour.ntpc.gov.tw/
食尚玩家:https://supertaste.tvbs.com.tw/
桃樂絲森林官網:http://www.dorisgx.tw/
十三行博物館:https://www.sshm.ntpc.gov.tw/
TravelKing:https://www.travelking.com.tw/

bottom of page